关闭
行业发展

2019,功能型平台:上海科创的“半边天”

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突破如何跨越与产业的鸿沟,撬动汽车动力“心脏”国产化?生物医药产业如何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释放创新活力?机器人创新产品可靠性如何得到验证?近几年,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新...

admin

admin

发布于 2019-01-08 阅读:437

       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突破如何跨越与产业的鸿沟,撬动汽车动力“心脏”国产化?生物医药产业如何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释放创新活力?机器人创新产品可靠性如何得到验证?近几年,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求旺盛,上海市先期启动的功能型平台的建设,将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支撑产业链创新、支撑重大产品研发与转化、支撑创新创业”,为上海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夯实产业基础。

何谓“功能型平台”?

       功能型平台是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不同于企业,功能型平台的组织形式通常是非营利机构,体现公共科研属性,主要负责研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不同于科研院所,功能型平台虽然得到财政资助,但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企业化管理模式,并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2014年初,上海市科委开始选择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进行试点,对标IMEC等国际一流机构,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技术服务、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加快推进。在浦东,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功能性平台也在探索和实践中。
 
 
       2018年2月,上海市正式实施的《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之后,首批16个功能型平台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可以说,功能型平台是连接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桥梁。比如,比利时的IMEC(大学校际微电子研究中心),利用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先进研发平台和高水平研究队伍,吸引了英特尔、索尼、华为等知名企业与其合作。对标IMEC等国际一流机构,上海选择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进行试点。
       目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分别在平台上获益,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此外,上海集成电路、石墨烯、类脑芯片等产业功能型平台建设也正在加快进行。这些聚焦战略新兴产业的功能型平台将技术的种子埋进产业的土壤中,汇集产业生态中的阳光雨露,帮助企业扎进产业的泥土里,萌芽生根、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打通机器人产业从原理样机到产品的转化之路
 
       “以前在高校,我和市场接触的机会不多,虽然研制出三代助行康复机器人的样机,但总觉得离产业化还有一点距离。”2018年初,上海大学教授郭帅把团队研发的“iReGo”带到研究院,让可靠性团队的研发人员“把脉”,结果发现在可靠性上有不少问题。

 “iReGo”康复机器人
 
       可靠性是制约国产机器人产业化的瓶颈,智能化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国内高校、中小企业研发机器人时,只重视功能和外观,而忽视可靠性检测。国内机器人企业多是起步不久的创新型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新技术新产品急于投放市场,根本顾不上投资巨大的可靠性研究。而缺乏了可靠性,则让机器人技术“雷声大、雨点小”,产品在市场走不远。
       2017年12月,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普陀区政府联合出资成立。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机器人的可靠性、智能化共性技术,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机器人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在实验室里能干又聪明的机器人,尽快走进百姓家庭,走向产业应用。
       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建立联系,有望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原理样机转化为高质量产品。 
       上海机器人技术产业研究院以机器人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机器人可靠性和智能化,为机器人生产企业和集成企业提供可靠性测评和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化测评和核心共性技术,未来将建成国内机器人领域首家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新技术转化和产品孵化以及示范应用,打造国际知名的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一个产业的成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关键技术开发的基础上,需要上下游相关共性技术的不断突破。上海的功能型平台通过搭建一个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承担起产业上下游连接、沟通的渠道,成为产业的“中央车站”。当这些突破如星星之火不断出现,进而成为燎原之势,才能最终推动整个产业成型。




admin
admin

他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